我們夫妻都是“文革”后恢復高考第一屆的學生,當年高考錄取比例是歷史最低(只有4.5%),大學沒能考上,只讀了中專,所以畢業后十多年都不停地讀書、學習。女兒還未出生媽媽就懷著她去參加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,女兒兩歲那年,媽媽完成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英語大專全部課程,獲得英語大專畢業文憑;女兒上初中了,媽媽又完成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課程,獲得中山大學成人教育法律本科的畢業證書。女兒兩歲那年,爸爸參加了北京財貿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函授班的學習,三年后取得大專畢業文憑;女兒讀初中一年級,爸爸又從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課程班畢業。媽媽經常跟女兒說,我們一家三口學習比賽,看誰的成績好,誰就是家里的“老大”。
在生活的各個方面,我們都盡力為女兒做出表率。女兒在爸媽的教育和引導下,形成了良好的金錢觀和價值觀。高考選擇志愿和專業時,很多同學為了日后能多賺錢而報考金融、經濟等專業,而她卻認為,金錢不需要太多!能夠過上小康生活就可以了。結果她選擇了追求科學真知的前沿學科生物技術專業;大學畢業后出國深造,不少同一專業的同學為了就業和金錢紛紛改學商科或工程類專業,女兒卻仍堅持選擇可以拯救地球和人類的專業———環境與健康!
教育好孩子,使其長大后成為有用之才,重要的不是講大道理,而是為孩子做榜樣,讓孩子跟著你做,身教重于言傳!
上一條:家教重在學堂外的知識給養
下一條:家教市場能否邁入“e時代”?